“品牌”关于合资自主谁误读了工信部的讲话?

今天,58足球达达给大家分享带来的《关于合资自主谁误读了工信部的讲话?》,如果您对关于合资自主谁误读了工信部的讲话?感兴趣,请往下看。

最近,工信部副部长苏波在一次论坛上发表演讲,就汽车产业政策、技术创新等话题进行了阐述。其中“我们对本土各类企业一视同仁,我所理解自主创新,绝不仅仅是占乘用车19.4%民族自主品牌的创新,已经是中国国土上所有汽车的自主创新。”的论段,被广为引用和传播,不少媒体由此解读:这是官方肯定了合资自主的身份,合资自主与本土企业自主将受同等待遇,未来也将享受到国家补贴等优惠政策。

其实仔细对照原文,就会发现苏部长的本意在于强调:我国汽车制造最强的力量在乘用车,而合资企业在其中占了80%以上,如果不要求合资企业做自主创新,把他们的自主排除在外,等于继续投入高额成本,生产国外品牌,而拿不到技术。支持合资企业自主,是要求他们承担应尽的创新责任。

从我个人角度解读,围绕着这个中心,苏部长的讲话至少有以下几个要点:

1、中国的本土企业缺少针对性政策,对外资(技术、品牌)的依赖削弱了自身创新能力

“2012年7月自主品牌轿车市场占有率降至22.8%,为2008年9月以来最低点,汽车自主品牌开发能力弱,新产品推出明显落后于国外大公司,其根源除了技术基础薄弱,技术领先人才匮乏,研发投入长期不足等常规一些问题外,支持自主品牌政策体系和支撑机制不完善。对外来技术和品牌长期依赖,削弱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使对自主创新自主品牌概念和内涵大家认识也不尽一致。支持本土企业措施针对性不强,支持力度不够,实际效果不理想。”

2、合资公司做自主有胜于无,强过外国车企直接全面占领中国市场

“大家说合资企业纳入自主创新体系以后,会不断拿来二三流,甚至三四流技术和品牌在中国作为自主创新品牌来和我们民族自主品牌进行竞争。我设想另外一个问题带来的思考,目前的主体它拿来一流的技术,我们高额付出费用,甚至付出提成,然后不断的进入我们的市场,哪个对民族汽车的自主创新竞争力更强啊?”

3、自主创新的含义是拥有自主产权和品牌,以及可完全支配的技术

“我所理解自主创新品牌就是在本土企业一定要形成自有知识产权,自有品牌,而且这个技术可以完全支配。如果老外愿意把大量技术拿给我们无偿使用,让我们自己作为知识产权我想也是一种进步,至少比我们目前花高价去买这样的品牌和技术要好一些吧。”

4、我们投入的成本要见成效,如果一味花钱培育外国品牌,让他们不断壮大,我们永远无法胜出

“我最近老碰到一些企业要求审批、核准,他们不断的引进国外的合作方的,甚至另外一些企业的汽车的技术和品牌。如果我们不在这个问题上有所调整的话,那我们永远不可能用有限的研发费用投资,研发出来跟国外一流车型竞争的车型。我们愿意付出代价购买的车型,它的成本和技术和品牌的竞争力气又于一个不平等环境下竞争去取胜。”

“创新能力在汽车行业的表现就是本土企业的创新能力的提高,而不是一味去拿国外的产品和技术。如果我们80%以上企业永远主要的把重点放在不断的获取国外的品牌和技术,不做任何转变,而不是把双方有共同利益的合资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的话,那汽车工业走不出来自主创新这一条路。”

5、合资企业代表着中外双方的共同利益,要鞭策他们在创新上有所作为

“如果说把合资企业创新不算是自主创新,把它排除之外,等于把我们国家汽车制造力量最强的乘用车80%以上主干力量排除在自主创新之外,继续高额拿来国外技术和品牌来生产,我们自主品牌的竞争谈何容易?有何前途?”

“有些同志不赞成本土企业所有的创新,但是如果按照这个思路下去,不论政策实施,竞争环境,或者未来竞争趋势不言自明。那就是目前这一种主体的企业靠拿国外品牌长期占领市场,而且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我们自主品牌只能越来越困难。”

6、研发在投入中要达到至少3%的占比,不论内资还是合资企业

“不断提高中国汽车产品市场竞争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技术创新体系,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关键技术,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充分利用国内各种资源提高研发能力。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要达到3%以上,不论内资企业还是合资企业,这个我们一以贯之的。”

7、外资企业得到中国政府诸多支持,同时也要承担创新责任

“我们是一视同仁的,既然要争取政府支持,应该承担自主创新的责任。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努力,形成一个真正的、公平的竞争的环境,使各类企业处于同一个政策支持的条件之下,然后处于一个同一个自主品牌发展的竞争环境当中,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推动我国自主品牌的发展。”(记者牟修锐)

(编辑:朱杉杉)

好了,关于“品牌”关于合资自主谁误读了工信部的讲话?的内容就介绍到这。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